汪士慎(1686-1759),字近人,号巢林,还有七峰、甘泉山人、甘泉客樵、成果里人、晚青老人、溪东外史等别署。与罗聘、李方膺、李鳝、金农、黄慎、高翔和郑燮并称“扬州八怪”。
汪士慎原籍安徽歙县,住在黄山脚下一个产茶的富溪村里,37岁时携家带口来到扬州,投奔老乡马曰琯、马曰璐兄弟。马氏兄弟把他安排在自家的“七峰亭”。由于这座亭子的四周散布着七块巨石,像七座山峰,因此,汪士慎将这一新居命名为“七峰草堂”,并自名“七峰居士”。
汪士慎在诗、书、画、印诸方面皆有很高的成就。擅画花卉,随意勾点,清妙多姿。精画兰竹,尤擅长画梅,笔致疏落,超然出尘,笔意幽秀,气清而神腴,墨淡而趣足,其秀润恬静之致,与李方膺“铁干铜皮”形成鲜明对比。金农称他画梅之妙和高西唐(翔)异曲同工。西唐善画疏枝,巢林善画繁枝,都有空里疏香、风雪山林之趣。千花万蕊,颇富诗意。老年一目失明,尚能挥写自如,不失当年风韵。工诗,善写隶书,又长篆刻。其代表作有《苍松偃蹇图》、《潇湘灵芳图》、《绿萼梅开图》、《洒香梅影图》、《月珮风襟图》、《灵根出谷图》等。善诗,著有《巢林诗集》。
汪是一个冷僻高举的人,对于崇尚浮华的扬州很看不惯,住在一条背僻的幽深的巷子里,平常很少与人往来,只有“三四素心,时相过从”,常来他家作客的就是高翔、金农、马日琯几个人。而更多时间是关起门来焚香、品茶、吟诗、作画。因其嗜茶如命,号称“汪茶仙”,又常苦吟,彻夜不眠,好游旅作画,不知疲倦,他本是一个胖人,因为长期浸沉于诗、书、画,生活清苦,缺乏营养,后来身体逐年消瘦。
乾隆四年(1739),他第二次游浙江归来,左目失明,这对于一个书、画、印家来说,失明一眼,这是多么不幸的事。朋友们写诗安慰他,他答诗说:瞎了眼,专心从事艺术,少看人间伤目事,也是幸福。其顽强、乐观精神可想而知。一目失明之后,他还顽强地凭着睛窗微光,睁大右眼,朦朦胧胧地画梅花、写八分书。
曾有诗句“隐几宜晴画,挥毫仗小明”就是记此情境。为此他曾戏刻有“左盲生”“尚留一目著花梢”和“晚春老人”、“一生心事为花忙”等闲章,以志其情志。到了六十七岁那年,双目失明,摸索写狂草,他的从艺毅力足为后人楷模。
来源:叽啾书画艺术院
|